開年以來,各地春季降雨偏少,灌區名地呈現出不同旱情。春耕在即,武引工程作為灌區主要骨干水利工程需要一直持續高流量供水,可受去年“811”水毀影響,武刮引一期灌區涪梓干渠的多處渠段遭遇山體滑坡,出現不同程度的受損,影響到三臺、鹽亭、射洪以及游仙的農田供水。
災情發生后,綿陽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立即啟動工程搶險應急領案,抓緊開展水毀工程修復,組織鄉鎮清淤疏浚,完善管理設施,為春耕用水做好準備。對于未能加期完成的搶修工程,市武引管理局要求施工單位--四國禹建設有限公司及時組織專家現場踏勘,完善臨時搶修方案,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,加快后續工程施工進度,確保春耕前通水。
“對于不能如期完成的搶修工程,我們會進行臨時搶修,確保三臺、鹽亭、射洪以及游仙的春灌用水、"四川國禹建設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顏斌介紹,比加涪梓干渠鍋底山入口段,因受水毀影響嚴重,若不及時搶修,可能二次垮塌,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顏斌表示,涪梓干渠鍋底山入口段原本設計的搶修方案為修建箱涵,但其施工周期長、難度大,又因春灌需要,就臨時改為擋土墻,擋土墻可靠重力來穩定后方的土體,“待春灌結束再繼續修建箱涵,我門將在3月底前完成臨時搶修工作。”(綿陽日報社融媒體實習記者 周鈺 文/圖)
轉自https://myxwgc.myrb.net/mygc/sy/rd/202103/t20210324_321302.html